(摘自2017年3月8日《中国质量报》质量好声音栏目:作者 胡立彪)自去年两会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推崇、践行工匠精神便成为一种社会潮流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弘扬工匠精神,提出要“厚植工匠文化,培育众多‘中国工匠’,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‘中国品牌’,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”。工匠精神在逻辑上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性因素,其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。显然,培育工匠精神不是一时之需,而是长久之业;不是一业之为,而是强国之基。
对于工匠精神之于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,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最有感触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中信国际矿业副董事长任沁新谈了3点感受,非常到位:“第一,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,这为中国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,中国制造必须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;第二,培育一批优秀的中国工匠,这是质量时代的实现途径;第三,必须以人为本,要把培育高技术、高技能的员工队伍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。”
现在人们都知道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,但怎样培育,许多人并不清楚。任沁新提到的“以人为本”,可谓一语中的。而现实中存在的最大问题,恰恰就在这方面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表示,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,第一要务是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。他拿数据说事:去年他做了一项涉及17个省区市40多家企业2000多人的问卷调查,结果发现只有1%的人愿意当工人,9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工人地位待遇不高。
在许多人的概念中,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、专注严谨、一丝不苟、持之以恒,简单说就是敬业。这确是工匠精神的重要表征,但要做到这些,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、精力、体力乃至情感代价的。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好了、卖得贵了,品牌价值也提升了,但创造了这些价值的工匠们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,其地位待遇仍很低,他们怎么可能有积极性?工匠精神怎么可能传承?没了工匠精神,企业生产不出好产品,只能走低价竞争的老路,如此就陷入恶性循环。所谓“以人为本”,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,体现人的劳动价值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,在谈到工匠精神时就提出建议,要从制度、经济、价值观等方面去保护、鼓励有志于走“工匠”之路的个人与企业,对他们的生产创造过程给予扶持,对产品、作品给予应有的回报与地位。“不能一边呼吁,一边继续无视他们的辛劳和心血。”
在去年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谈到培育工匠精神问题时回忆起20年前他在欧洲一家企业参观的经历:一位技术工人浇筑的镁条粗细均匀,一丝缝隙都没有。总理感叹:“机器都没他做得好!更重要的是,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告诉我,这位工人的收入和他本人的收入一样多。这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大激励!”总理提到的“激励”,就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,也是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。
欲人敬业,须先敬人。工匠精神是“敬”出来的,这既包括精神上的敬重,也包括物质上的激励。当然,培育工匠精神的敬人敬业,不能是一时一事,而应该形成一种社会化的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制度。这种制度不仅要有保障工匠工资待遇的法律法规建设,也要有提高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。只有注重技术人才培养,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,提高其收入水平,改善其工作环境,让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价值来,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内在动力,完成向更高层次的跨越。